BHPL型旁流水处理器
BHPL型旁流水处理器
  • 供应商

    南京百汇净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  • 报价¥8400
  • 品牌其他
  • 型号
  • 设备名称
  • 规格
  • 杀菌率
  • 灭藻率
  • 电压
  • 制水量
  • 工作压力
  • 水温
  • 功率
  • 所在地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星火路高新开发区软件大厦B座
  • 联系电话025-
  • 联系人沈经理
  • 信息详情
品牌 其他
型号 设备名称
规格 杀菌率
灭藻率 电压
制水量 工作压力
水温 功率

 

循环水旁流水处理器

概况:


     百汇净源BHPL型循环水旁通水处理器采用叠加脉冲的压电场原理,根据水质自动调整处理信号,并仅需采用旁流式处理。该项技术是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,在国际上处于水平。该处理器是在原有全流式水处理器基础上开发出来的,适用于循环水系统杀菌灭藻除垢的处理并去除水中悬浮物。


工作原理:


     采用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研究成果;脉冲压电场捕获水中成垢离子,除垢看得见;电场产生具有优异除垢功能的微晶,持续防垢48小时;具有催化活性的专利电极产生活性氧等强杀菌因子,杀灭细菌和藻类;活性物质在碳钢输水管内壁形成Fe3O4致密保护膜,防止腐蚀;水中悬浮物在水处理七内被分离并排出系统,水质更清洁。

1、除垢、防垢

  水经过循环水旁通水处理器后,水分子聚合度降,结构发生变形,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微小弹性变化,如水偶极矩增大,极性增加,因而增加了水的水合能力和溶垢能力。特定的能场改变CaCO3结晶过程,抑制方解石产生,提供产生文石结晶的能量。在电极作用下,处理器产生大量具有优异防垢功能的微晶,微晶可将水中易成垢离子优先去除,形成疏松的文石,经自动阀排出系统外的集垢桶内,便于观察除垢效果,除垢看得见。

2、杀菌、灭藻

  电场处理水过程中,溶解氧得到活化,产生O2-、OH-、1O2以及H2O2等活性氧(O2-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,OH是羟基自由基,1O2是单线态氧,H2O2是过氧化氢)。活性氧自由基是强的杀菌物质,对微生物机体可产生一系列的氧化作用,是造成微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。⑴、O2-可损伤重要的生物大分子,造成微生物机体损伤;⑵O2-增加微生物机体膜脂过氧化,加速衰老。

能杀灭的微生物(细菌类、病毒):

嗜肺军团菌、衣原体、支原体、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黑色变种芽孢、痢疾杆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结核杆菌、肝炎病毒、呼吸道病毒等。

能杀灭的藻类:

绿藻:小球藻、栅列藻、裸藻、团藻、实球藻、针连藻、弯月藻、叉星鼓藻、角棘藻;

蓝藻:螺旋藻、微囊藻、硅藻等。

3、阻锈、防腐

  当水体接受高频电磁能量的作用后,单个水分子包容了溶解在水中氧分子,使溶解氧成为惰性氧,切断了金属锈蚀所需氧的来源。同时,高频电磁波激起的悬垂复合 调制频率的电磁场所产生的“集肤效应”在管壁上聚集了过剩的负正荷,而水内部聚集了剩的正电荷,水中的过剩的正电荷,强烈排斥带正电的同性Fe+,阻止Fe失去电子变为Fe+,从金属管壁分离进入水中,(系统中产生的黄色锈水是Fe+在水中呈现的颜色)。同时管壁上过剩的负电子也不断吸引带正电的Fe+,阻碍Fe+溶入水中,从而能使原有管壁上的Fe2O3(红锈)还原成具极强耐腐蚀力的黑锈外膜Fe3O4。活性氧在管壁上生产氧化被膜,阻止管道腐蚀,运行中活性氧对水管壁持续镀膜、钝化。微生物腐蚀、沉积腐蚀被抑制。


产品特性:

1、只需旁流处理系统水流量的1~3%,安装简便;

2、除垢效果好;

3、利用强效脉冲电场杀灭军团菌;

4、去除锈垢,去除黄水;降浊度;

5、效果直观可见;

6、无需化学药剂,无二次污染,绿色环保;

7、智能化全自动运行。


技术参数:

输入电源:220V,50HZ

工作电压:<36V

适用水温:0℃~95℃

水头损失:0.2~1.0m

除垢阻垢:

杀菌率:>99%

腐蚀率:达到标准

适用水质:以CaCO3计

总硬度:<700mg/L


选型参数:

安装使用:

(1)产品出厂前已经技术检验部门调整,用户不必自行调整。

(2)红色指示灯为电源指示灯,绿色为工作指示灯,如出现;

(3)红灯亮绿灯不亮,应立即关机,通知厂家进行维修。

(4)红灯不亮,绿灯亮,表明工作正常,可在设备继续工作时通知厂家维修。

 

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找找去看到的,谢谢!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查看更多
    小贴士: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,真实性、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,请仔细甄别。

客服QQ:387759492 投诉与建议:387759492@qq.com
©2016-2024  找找去  zhaozhaoqu.com 版权所有:南京兆芮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46726号  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227号